六個生活的啟示
(1) 關於單純的喜悅
有一個小女孩每天都從家裏走路去上學。一天早上天氣不太好,雲層漸漸變厚,到了下午時風吹得更急,不久開始有閃電、打雷、下大雨。小女孩的媽媽很擔心,她擔心小女孩會被打雷嚇著,甚至被雷打到。雷雨下得愈來愈大,閃電像一把銳利的劍刺破天空,小女孩的媽媽趕緊開著她的車,沿著上學的路線去找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小女兒一個人走在街上,卻發現每次閃電時,她都停下腳步、抬頭往上看、並露出微笑。
看了許久,媽媽終於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
問她說:「妹妹,妳在做什麼啊?」
她說:「上帝剛才幫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沉思~
人們往往最容易犯的錯就是:
用自己腦袋中的觀念去解釋別人眼中的事物,
其實有多少事情是只有一種理解途徑的呢?
親愛的朋友們,
當你正在用這樣的方式解釋你的身邊發生的一切時,
你已經錯過了多少美好的經歷和心靈的體驗。
試著放棄固著的思維模式,享受多重的人生吧。
(2)關於失去與擁有
有位企業家在商場上有著驚人的成就。當他在事業達到巔峰的時候,有一天陪同他的父親,到一家很高貴的餐廳用餐,現場有一位琴藝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為大家演奏。這位企業家在聆賞之餘,想起當年自己也曾學過琴,而且幾乎為之瘋狂,便對他父親說:「如果我從前好好學琴的話,現在也許就會在這兒演奏了。「是呀,孩子,」他父親回答:
「不過那樣的話,你現在可能就不會在這兒用餐了。」
默想:
我們是否常為失去的
機會或成就而嗟歎,
但卻忘了為現在
所擁有的感恩?
(3) 關於承認自己的「有限」
有一個聰明的男孩,有一天媽媽帶著他到雜貨店去買東西,老闆看到這個可愛的小孩,就打開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這個男孩卻沒有任何的動作。幾次的邀請之後,老闆親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進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親很好奇的問小男孩,為什麼沒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闆抓呢?小男孩回答得很妙:「因為我的手比較小呀!而老闆的手比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自己拿的多很多!」
默想:
——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他知道自己的有限,
而更重要的,
他也明白別人比自己強。
——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
學會適時的依靠他人,
是一種謙卑,更是一種聰明。
有時候我們喜歡和上帝計較,
其實上帝的鏟子比你我的
都要大得多了!
(4)關於聆聽這回事兒
美國知名主持人 “林克萊特” 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 「你長大後想要當甚麼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 熄火了,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 想 「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當在現場的觀眾笑的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注視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傢伙…
沒想到,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這才使得林克萊特發覺這孩子的悲憫之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於是林克萊特問他說:「為甚麼要這麼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
「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我還要回來!」。
想一想~
你聽到別人說話時......你真的聽懂他說的意思嗎?你懂嗎?如果不懂,就請聽別人說完吧,這就是「聽的藝術」
1. 聽話不要聽一半。
2. 還有,不要把自己的意思,
投射到別人所說的話上頭。
(5) 關於散步的啟示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我拉它,我扯,我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 前爬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上帝啊!為什麼?」天上一片安靜。「唉!也許上帝去抓蝸牛了!」好吧!鬆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吹來, 原來夜裏的風這 溫柔。慢著!我聽到鳥聲,我聽到蟲鳴,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咦?以前怎麼沒有這些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莫非是我弄錯了!
原來是上帝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你找到你的蝸牛了嗎?偶爾出去散散步吧!
『放慢腳步』其實是享受人生的秘訣!
(6) 關於未來的事
米蘭昆德拉有一本書叫「生活在他方」,
我們對這五個字可以有很好的聯想:
我們的生活總是在遠方,常在想~
如果明天我有錢,我就可以......。
但是如果你現在賺少錢不快樂,
就算你有再多的錢,
我保證你也不會快樂;
如果你一個人的時候不會自得其樂,
即使嫁了人,娶了老婆,
別人跟你一起一樣不快樂;
如果你現在不懂得享受生活,
未來也不會享受生活。
男人跟女人都很喜歡在自己的人生
設一個不實際的 Deadline,
卻缺少踏實的執行計畫,比如說:
我25歲一定要結婚,
26歲一定生孩子,
30歲時一定要一男一女,
31歲的時候一定要有房子,
所以很多決定就很草率~
如果剛開始你找的那個人就不對,
往後再怎麼努力都不對;
有時候,我們常常會覺得婚結了,
所有問題就沒了,
那如果結了婚還有問題,
就趕快把小孩生一生,
其實你的問題在這個階段沒解決,
在下個階段問題只會變大;
所以你對未來要有目標
但也不用期待太多,而是要活在當下
期待太多......老實說挫折感會很深,不如看看你現在該做什麼事情,會讓你覺得很自在、很踏實,又可以吸收到很多的東西,解決眼前遭遇的問題;這樣你才會覺得人生真的很充實。
展望明天固然重要,
但別忘了要活在今天!
一個很有意義的禱告~
美國神學家尼布爾的禱文:
願上帝賜我平靜,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
願上帝賜我勇氣,改變我能夠改變的事;
願上帝賜我智慧,能明辨這兩者的差異。
幾點人生的勸勉~
q 關於自我實現
q (the self-fulfilling ):
人們常會得到心裡所預期的東西或結果,
因此要想清楚到底你的人生要的是甚麼?。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
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q 要接受人生中有些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q 其實『我們需要的乃是〈成長〉,當我們成長後許多問題早已褪色, 而不再成為我們的困擾 !
要操練個人擔當
q 先修鍊自己的想法,
q 接著能問較好的問題,
q 最後付諸行動
「個人擔當」的重點,不在改變他人,而是先改變自己,進而改變現況。
個人擔當從「我」開始
q 每個人要為自己的思想、行為及其產生的後果承擔起責任。
q 我們真正能掌控的,只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動。
q 我們無法改變別人,除非他願意改變。
答案往往就在問題之中
對困難提出更好的問題,就會獲得更好的答案。
一、問:「什麼?」、「該如何?」
二、用「我」字
三、把焦點放在行動上。
範例:要問:『我能做什麼來解決問題?』 而非『這種事為何臨到我?』
用心解決問題、釋放壓力
q 壓力往往是一種選擇
q 壓力也常是選擇的結果
q 容易產生壓力的問句:
「這種事為什麼落到我頭上?」~消極
q 成熟面對壓力的問句:
「我該如何調整自己來面對這件事?」~積極
學習反省但少責怪
q 問是「誰」時?我們其實是在找代罪羔羊。
q 「責怪」對解決問題於事無補。反而製造恐懼、摧毀創造力,在人與人之間築起高牆。
q 有擔當的人責怪誰呢?
誰都不怪,包括自己在內!
q 學習自我管理
q 自我管理即是把重心擺在重要的事上, 使自己更符合上帝心意、更活出效能 。
q 管理金錢、管理才幹、管理事務, 但最重要的是學會『管理時間』
q 管理時間就是管理生命
q 時間的特性:
不能儲存、不能預支、每個人一樣多
q 時間管理的意義是什麼?
〈依照上帝的心意管理生命的軌跡〉
時間管理陷阱之一:時間的配置不對
4 |
緊急 |
不緊急 |
重 要 |
衝突處理 疾病探訪 時效性之活動 面對考試 急症與意外 |
靈修生活 家庭生活 維持身體健康 計劃、制度之研擬 人際關係的經營 |
不 重 要 |
有些哈拉的電話 有些不速之客到訪有些聚會之出列席 有些無謂的請託 有些臨時的邀約 |
有些交際應酬 有些文件處理 處理別人之工作 自我干擾 個人嗜好的沈迷 |
時間管理陷阱之二: 拖延
q 除了第四項以外, 其它的做起來都不太愉快
q 不急的事情一拖延之後往往變成緊急的事情
q 這件事令人感到為難, 但是它非做不可, 因此我將立即做完它, 以便儘早忘掉它.
時間管理陷阱之三: 事必躬親
q 學習合作與分工,授權或尋求支援
時間管理陷阱之四: 有求必應
q 會花太多時間, 時間不夠會犧牲第二象限
q 不好意思拒絕請託的原因
q 接納請託比拒絕請託容易
q 擔心觸怒請託者
q 想要做廣受愛戴之好人
q 不知如何拒絕他人之請託
到底受人尊敬重要,
還是受人歡迎重要?
如何提高工作與學習效率
q 守時與紀律
q 定期整理自己生活的環境
q 養成記事的習慣
q 維持與上帝美好的親密關係
q 用心經營良好的人際關係
q 保持良好的體力,身心靈均衡地發展
安排有計畫、有意義
的運動、休閒方式
將個人時間排入行程中,並且試著將它習慣化。
預先安排你的作息、規劃你的時間
q 一日之計在昨天結束前
q 一週之計在於週日
q 一月之計在於上個月底
q 一年之計在於在於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