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崩山坑古道 - 淡蘭料角坑段
參加人員:12人
Akino、Cynthia、政燿、Ping、芳美、Byran、Fama、惠玲、淑萍、佳民、國成、大雄。
大埤古道和外柑腳山叉路 - 竹林前合照.
古早厝地 - 山水依在,事物全非。
集合時間和地點:
Akino車: 政耀、國成、Cynthia、淑萍,2019/3/17 07:30南港展覽館捷運站3號出口。
Fama車: 芳美、大雄、Byran、惠玲,7:30南港展覽館捷運站3號出口。
佳民車:08:00 珍味香餅店,載Ping。
交通概要:
去程: 車程: 約1.2小時,50公里
07:20 內湖家 -> 07:30南港展覽館站3號出口 -> 汐止上國道1號 -> 八堵2交流道 -> 08:10暖暖和佳民會合 -> 台2丙(基平隧道、平雙隧道,隧道內有50公里的速限) -> 北38 -> 08:32北42鄉道(雙柑公路) -> 柑林國小前的崩山坑叉路口 -> 崩山坑產業道路(山明水舍民宿) -> 08:50經厚雨農莊至崩山一號橋前空地停車。
回程: 車程: 約2.5小時,100公里
14:50瑞芳分局太平派出所(泰平國小) -> 三叉產道 -> 15:30崩山一號橋 -> 三叉產道 -> 雙泰產業道路 -> 虎豹潭停車場 -> 雙泰產業道路 -> 16:40雙溪海山餅店 -> 台2丙 -> 北40 -> 台2 -> 17:15 - 18:10 客棧船釣小館 -> 龍洞灣 -> 鼻頭角 -> 陰陽海 -> 國立海洋大學 -> 基隆港東岸碼頭 -> 海洋廣場Ping下車 -> 愛一路接國1 -> 19:55文湖線港墘站。
登山尋幽路線:
費時約6.5小時,全程長6.5公里,落差(150 -> 615)456公尺,總爬升約460公尺。
09:06崩山一號橋前(H150m) -> 09:10牛柵欄門 -> 崩山坑溪 -> 09:13廢棄的梯田 -> 09:28古早厝地 -> 有應公廟 -> 大竹叢 -> 10:40 大埤古道和外柑腳山叉路 -> 11:16 風口鞍部(柑腳山、東柑腳山、保成坑的叉路) (風口鞍部往右上方至柑腳山約30分鐘,左下方至東柑腳山約70分鐘) -> 12:11柑腳山(H615m) -> 12:53風口鞍部(H559m) -> 寬大平坦古道 -> 13:50 小溪、古老的石砌拱橋後 -> 箭竹林 -> 14:00泰平里料角坑5號民宅 -> 14:40瑞芳分局太平派出所。
大竹叢 - 原始林相.
景點介紹:
崩山坑古道
崩山坑古道是舊台北縣雙溪鄉柑腳地區與泰平地區之間往來的舊路,又叫「柑泰古道」或「泰平古道」,在公路還未開闢前,是新北市雙溪區柑腳與泰平居民採買物資、採煤礦、嫁聚迎親的往來道路,也是淡蘭古道中路重要的一段,柑腳,舊稱「柑腳城」,曾因煤礦而繁榮,但如今繁華褪去,聚落冷清,柑林國小現全校學生只有三十多位。
台2丙 - 打通我和雙溪的往來.
柑腳村的民宅.
大埤古道和外柑腳山叉路指標.
崩山坑古道登山口位於崩山一號橋右側小徑,沿著崩山坑溪步入古道,伴著潺潺溪水聲,及變為青青草地的梯田,翠綠蒼鬱原始森林,林相十分優美,幽幽古厝地讓人有思古之情!
山徑小溪.
活動行程記錄:
為了再進一步熟悉淡蘭古道,上週日和老婆開車由北42繞經雙泰產道進入宜蘭,完成坪林和雙溪的O型探路,打通這條路讓我對整個雙溪的山區有了全面性的概念,對今天第一次走的崩山坑古道進出口多了幾分的把握,號召幾位夥伴一同來探訪,因雙溪是台灣下雨最多的區域,怕下雨一日古道行程落空,備案就是雨中開車賞雙泰產道的山櫻花、逛雙溪老街和到澳底吃海鮮。
台2丙 - 車行雲霧飄逸的雙溪.
風口鞍部.
下山後開始下雨.
客棧船釣小館 - 大家有點餓.
因上課只能週日上山,最初只有政耀報名,佳民週日要回基隆打算找人週六來走,唯要去的人週六有事,全部統一在週日出發,一大早天氣陰涼兩車到南港展覽站集合,拍照後出發由汐止上國1再到暖暖和佳民及Ping會合,車開在霧雨的台2丙上,平溪和雙溪山瀾飄逸車行雲霧山群中,感覺好夢幻,在北38和台2丙路口停駐等佳民車,下車拍古厝、虛竹磚屋和山巒,佳民車到沿北42鄉道進入柑林,由叉路口開入崩山坑產業道路至崩山一號橋前,我們在這條狹窄小路的路邊找空地停車。
南港展覽館站3號出口.
平溪.
虛竹磚屋 - 有日式風味.
空地停車.
崩山坑產業道路.
大家下車整裝,天涼個個精神不錯,請大家找看看登山口的位置,我也拿出GPS來對位,走一段小路經崩山一號橋來到綁路條的登山口,大夥拍完合照沿崩山坑溪旁的小徑前進,小溪清澈綠意盎然,走過牛柵欄是一塊塊被牛群蹂躪的梯田草地,穿登山鞋的惠玲和淑萍靠著大夥的扶持才能通過泥濘的草地,走過梯田區域到土石階步徑休息脫衣整裝,古道四周望眼一看儘是滿谷的樹林和蕨類,而步道上因常有當地居民清理非常地乾淨,一行人聽著清澈水流聲踩在斑駁古石階往上緩慢行進,湛藍水潭讓人好想在天氣熱時再來玩水。
崩山一號橋.
牛柵欄門.
崩山坑溪.
崩山坑古道.
廢棄的梯田 - Fama一路扶持惠玲.
休息一下.
崩山坑古道 - 變成土石路.
緩升的石階.
竹叢.
國成首次參加山水社活動,他家鄉在平等里的坪頂古圳,他說這古道走來有像坪頂古圳,但不若一般古道平坦,而是一路往上緩坡上行,距離也比我預測的還長,古道一片翠綠蒼鬱,林相十分原始優美,山谷霧雨籠罩,整條古道被我們這隊包場,走來清幽涼爽舒服,爬了一段石階抵達大埤古道和外柑腳山的叉路,路口放了一張殘破的藍色塑膠椅,大夥休息續往前方行進,古道轉為平坦的泥土路,放眼過去迷霧罩山頭,往昔天氣不佳時開車在三叉產道至蘭平千里觀景台時常會有濃霧發生,也差不多是目前的高度,走約半小時來到風口鞍部後,鞍部亦是柑腳山、東柑腳山、保成坑的叉路,單程路途約過3/5,時間是11點左右,考量走到料角坑再回程時間可能來不及吃海鮮,此時發生了路線之爭議。
風口鞍部的國成.
密林中倒木.
滑了一跤的政耀 - 摸一下屁股.
風口鞍部留影.
風口鞍部 - 佳民的背影.
幾番討論後,佳民和國成返回崩山坑一號橋開車到壽山宮接司機,其他人則隨社長登柑腳山,因潮濕往柑腳山的土徑稍滑,Cynthia緩慢爬行在狹窄的土徑,我和政耀步伐較快過登柑腳山的叉路往北42的方向而不知,幸好後頭的夥伴發現喚回到登山口,藍天的標誌寫約10分鐘可登頂,芳美和Cynthia不想上去留原地等待,其他人緩坡踏在兩旁是低矮草叢土徑往上行進,路跡明顯但因速度較慢,比預計時間還久,大雄、Byran和惠玲在假山頭上停滯不前,淑萍、政耀、Ping、Fama和我續行3分鐘終完登柑腳山,呼喚在假山頭三位仍無意多走幾步來拍照,五位完登照拍完後返程。
柑腳山登頂.
柑腳山首登.
柑腳山 - 埃及回來後變瘦了.
柑腳山的叢林.
回到登山口會合再走回到風口鞍部,觀察鞍部的地理位置,發現這裏是跑山的折返點,也是往東柑腳山接辭職嶺古道到蘭平千里觀景台的叉路口,由最高點往料角坑方向,是一條寬闊的下坡路,大家輕鬆悠閒走在山中,在一處平坦路徑上吃中餐並留訊息請佳民改至泰平國小接人,休息吃中餐後續走在康莊大道上,沿著北勢溪翠綠蒼鬱的小溪流,經一片竹林接上馬路,忽然柳暗花明又一村,經料角坑5號下到櫻花盛開和茭白荀前,當地一位女居民熱心幫忙拍合照,和肥美公母雞打招呼,沿越嶺保甲路行進,有一叉路不取續行經一民宅和公車站,往上走至派出所。
柑腳山登山口.
柑腳山 - 越來越勇的Byran.
風口鞍部(柑腳山、東柑腳山、保成坑的叉路) .
古道上的大雄.
寬大平坦古道.
古道越走越順.
寬大平坦古道上吃中餐.
野餐.
人隨心,心隨意.
小溪、古老的石砌拱橋後.
青翠小徑和清澈小溪.
古道的出口.
泰平里料角坑.
泰平里料角坑 - 櫻花的小村.
水中茭白荀.
泰平里料角坑 - 深山純樸.
樂在山林的母雞.
泰平里料角坑保甲路.
瑞芳分局太平派出所.
在派出所和佳民會合和清洗雨鞋裝備,佳民和淑萍不吃海鮮,開車載我和Fama經三叉產道至崩山坑登山口開車再回基隆,我將一台對講機給Fama以便開車途中可連繫,兩人小雨中由崩山坑開在三叉產道上,途中看見一隻藍腹鷴鳥走過道路,Fama還在對講機問我是否有看到,兩車開至虎豹潭接其他夥伴,再開在雙泰產道往雙溪,產道的山櫻花盛開,小雨滴落在山中,濃霧迷漫蘭平千里,到雙溪的海山餅店買了6個蛋糕,再到客棧小館吃海鮮。
虎豹潭停車場 - 等待車子.
雙溪海山餅店.
雙溪海山餅店 - 蛋糕.
點了一桌3,500的料理,菜色較上回遜色,老闆請大家下次要先預約以便早點備料,吃完慶功宴在大雨中開車回台北,因天候不佳加上早上萬金石馬拉松交通管制,推測今天晚上遊客不多,乃走濱海公路載Ping回基隆,好久沒開車至基隆,途經東北海濱各風景點、海洋大學和基隆港,放Ping下車上國1高速公路,再將政耀和國成載到港墘站,完成今日淡蘭古道-崩山坑段探訪之旅。
客棧船釣小館.
出沒崩山坑古道.
心得 - 總結:
多年以來帶隊上山,常會碰到途中分隊的問題,一個隊伍前進在山林中,面臨實境和計劃有落差或組成份子有狀況時,同其他的組織一樣都會有相同情況發生,有前進、後退或維持現狀之爭,在水漾森林或聖稜線也有類似情境,最後都得要由領隊來下決定,社長的唯一衡量準則是安全第一,而在沒有安全顧慮下就是要完成團隊的目標,每位參加人員參加前要依活動內容評估自己的時程和體能及應變能力,途中為了安全不能隨意脫隊!
風口鞍部.
風口鞍部往柑腳山.
淡蘭古道有三條,其中北路由萬華、松山、南港經瑞芳、猴硐、雙溪、貢寮(草嶺古道)到宜蘭大里,發展最早,馬偕博士曾經到此傳教行醫;中路經平溪或坪林、雙溪到宜蘭外澳,是民間拓墾路線;南路由深坑、石碇經坪林到宜蘭頭城、礁溪,為商旅往來途徑,至今天為此補上崩山坑古道,淡蘭古道中路的拼圖變為更加完整。
雙溪 - 雲的故鄉.
崩山坑古道屬於中路路線,它比預期還乾淨和有特色,山水俊秀而原始,俱有豐富的人文故事,平常這裏的居民有在維護這條古道,所以路況良好,平靜的梯田草坪不時有山友遠離塵囂來此露營,有一天也要來此露營觀星聽流水聲。
梯田 - 夏天的露營地.
泰平里料角坑5號民宅.
夥伴的心得和照片分享:
Fama
謝謝社長規劃今天的古道行程和夥伴的同行,經過昨夜下雨,雖然崩山口古道前段經牛蹄蹂躪顯得泥濘,但非常幸運全程沒有下雨,空氣清新,偶有霧氣,顯得格外清爽,看青山綠蔭,聽水聲鳥啼,非常舒服,越過柑腳山三角點後如倒吃甘蔗,路幅越來越寬,想像古道可能馬車踏過的景象,發思古之幽情。謝謝佳民、國城學長犧牲回程開車到終點站泰平國小接駁司機回起登點開車回虎豹潭接全員上車,讓我們ㄧ路上思思念念的海鮮美味能提早入口,謝謝今天大家的同行,一路上分享的點點滴滴,成為我們今天的歡樂,明天美好的回億!
國成
感謝各位學長姐及山友,第一次参加這個群組的登山活動,非常棒難得的經驗,期待下次再相聚。
風口鞍部 - 古道的高點.
柑腳山 - 健腳的Fama.
大雄
很幸運能參加水雲三星登山社,我們社長領隊Akino是登百岳的高手,也是全隊的核心、靈魂的代表,也是隊伍的主宰。哈哈!但是今天我們12人參加,僅5人登山頂,泥濘的古道還是有點難度啊!
崩山行.
漫步山林.
對我而言,登頂固然重要,但卻不是唯一,爬山是一種享受與山玩、與大自然也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忘記很多煩惱事,又記憶很多美好的回憶喔!
崩山古道 - 優質步徑.
山路總是會有盡頭,咱們也知道人總是會走,人生很短,夢想很重要,相信只要願意往前動,慢慢累積,總有一天可以達到!爬山涉水不用太急促啊!登頂固然重要,但卻不是唯一,今天能和大家爬山就已是一種福份、享受與山玩、與大自然也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忘記很多煩惱事,又記憶很多美好的回憶喔!
同遊柑腳山水.
活動相關網站:
-
2014/7/12: 三通瀑布連走魚寮古道
-
2014/9/20: 淡基橫斷古道西段 - 出天元宮
-
2015/1/17: 淡蘭古道風華 - 頭城山水之旅
-
2015/5/7: 宜蘭叢雲山 - 叢林血汗行
-
2017/6/11: 萬里鹿堀坪古道 - 探索淡基橫斷東段
-
雙泰產業道路柳杉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U0IsLJVi1c
-
2018/3/18: 頭城坪溪古道 - 太和山看太平洋
-
2018/5/5: 北勢溪土地公潭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zpZ3_MLr4
-
2018/5/5: 淡蘭古道灣潭段 - 烏山和灣潭及北勢溪古道U形走
-
2018/5/19: 坪雙黑龍潭三水潭夢潭 - 灣潭古道貴婦輕旅
-
2018/10/21: 雙溪虎豹潭古道 -大平山O形秘境
-
2018/10/28: 坪雙闊瀨古道豹子廚古道 - 驚艷O形走
-
2019/3/1: 雙溪灣潭貢寮龍門 - 櫻花吊橋輕旅
-
2019/3/10: 坪林雙溪頭城 - O形一日車遊
崩山坑古道登山口 - 下次來露營玩水抓蝦.
2019/3/17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