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古道北路 - 牡丹小鎮國慶烤肉
參加人員:31人
Akino、Cynthia、Fanny、Joyce、Lisa、Mabel、Amery、向美、Taylor、Martin、國安、Maggie、Fox、Miranda、Michael、耘恩、威志、Hsu姑娘、Douglas、Douglas女兒、Jeremy、Terry、Jenia、柏松、Sabrina、ChangI、PingPing、PingPing先生、Fanny Chan、及舜、玲玲(布可)。
牡丹火車站 - 集合完畢,除了小妹和馬丁及國安3人.
雲水聚杯 - 彩繪牆面,金芳布店.
集合時間和地點:
第一集合時地
Akino 車:乘客 Cynthia、Jeremy、ChangI,07:50 港墘站內湖高工大門口。
第二集合時地
2021/10/9 09:20 牡丹火車站。
交通概要:
去程
2021/10/9 07:55 港墘站內湖高工大門口 -> 國道1號 -> 八堵2交流道 -> 暖暖 -> 雙溪 -> 102號公路 -> 09:10牡丹火車站。
回程
17:50小妹家古厝 -> 17:58雙溪海山蛋糕 -> 雙柑公路 -> 台2丙 -> 暖暖 -> 八堵2交流道 -> 國道1號 -> 19:48港墘站內湖高工大門口(Jeremy、ChangI下車) -> 19:50回家。
牡丹火車站 - Miranda、及舜、Michael.
登山尋幽路線:
共3.5小時(含休息) ,最低海拔71m,最高海拔379m,高度落差308m,總爬升364公尺,下坡377公尺,總里程數7.5公里,負重8公斤。
2021/10/9 09:10 開始集合 -> 10:14火車站出發、馬丁 10:30開車至牡丹車站再出發、小妹搭10:38火車至牡丹車站 -> 11:03小妹家古厝 -> 11:35開車至三貂親水公園 -> 11:54貂山古道南端登山口 -> 12:06過溪 -> 12:48往石笋尖稜線 -> 12:50燦光寮步道導覽圖(T叉路),直行往南草山和楊廷理古道,右往石笋古道 -> 13:38褔德祠(百年土地公) -> 13:50燦光寮6號叉,直行往燦光寮6號和小妹家古厝後面入口,右行則下切過溪往石笋尖 -> 14:11石笋公媽路標叉口 -> 14:15小妹家古厝 -> 14:45宗欽載我和馬丁至牡丹車站開車,馬丁載我至三貂親水公園開車 -> 小妹古厝家,分三組烤肉 -> 17:20整理裝備下山。
牡丹火車站 - 車站附近的景點.
雲水聚杯 - 及舜.
石笋古道 - 古厝遺址.
景點介紹:
牡丹車站
牡丹車站位於雙溪區北部,與瑞芳猴硐相鄰,是淡蘭古道重要通道。清朝時期生番盤據,至日據時期大正11年宜蘭線通車時設『武丹坑驛』,民國41年12月改名為『牡丹坑』,53年12月再改為『牡丹站』,但民國79年8月被降為簡易站。牡丹不僅是耆老級的火車站,更是台灣少數的半月型岸式月台,這類型火車進站時,彎曲的鐵道讓鐵道迷可以拍到火車立體的身影。
牡丹火車站.
牡丹溪
發源於三貂嶺 武丹坑,流經牡丹與宜蘭線鐵路相交,牡丹溪谷為清代越三貂嶺南下宜蘭重要通道,三貂嶺高聳雲霄,與草嶺、貢寮遙遙相對,為雙溪之兩大屏障,山嶺野花遍地、鳥語花香,山頂遠跳雙溪、瑞芳、侯硐、基隆外海,景色一覽無遺,盡收眼底。
牡丹溪上的老街.
三貂親水公園 - 自嗨的ChangI / Amery.
活動行程記錄:
上周由石笋尖繞一圈下接三貂親水公園,最後如期走完楊廷里古道,初步將牡丹外圍的步道探訪完成,疫情稍緩時公司開放唯三的社團可辦活動,經兩次探訪石笋古道覺得蠻適合同仁來踏青烤肉,於是選擇東北季風來前的雙十國慶連假來舉辦,9/28公告活動最後含眷友共31人來參加,分成三隊來準備烤肉用品和利於人員前進的導引,本週天氣預測雙溪鄉可能會下雨,今天凌晨也下一陣雨,所幸雨不大在03:00雨停,這造就陰涼舒服戶外踏青的一天。
Miranda準備的烤肉組合.
今天的雨量圖.
今天良好的空氣品質.
基隆暖暖橋 - 和Taylor會合.
牡丹老街- 鐵道橋下的及舜.
燦光寮步道支線 - 全家快樂出遊.
將烤肉行頭裝進後車廂,到內湖高工接在大門口等候的乘客,上國1就遇到塞車,這可叫人儍眼和不解,後來才知疫情趨緩解封,加上剛發放五倍券,國慶連假各景點人潮大爆滿,造就國道車流盛況,車行在台2丙上不時注意天空的雲層,時而陰偶露陽光,熟稔地開到火車站,Miranda和及舜的車已到達,大約看一下烤肉的實物,和安排東西運送到古厝的方式,今天火車有延遲,加上小妹包包掉在板橋火車站,回去拿再搭車要到10:39才會抵達牡丹,馬丁車堵在內湖汐止,於是由Jeremy / ChangI 帶隊押後先行出發到三貂親水公園等待會合,我、Miranda和及舜車在車站等小妹。
小妹轉車的火車票.
牡丹車站合照.
牡丹車站 - 步行出發.
牡丹車站 - 耘恩回首看爸媽.
石笋古道 - 馬丁、國安.
石笋古道 - 石橋上.
石笋古道 - 過溪的Jeremy.
Miranda、Michael和及舜在車站前站著閒聊,此時我帶著相機四處逛逛,走到車站內和站票員打招呼,並確認下班車是10:39到,想說有一段空檔就帶首次來牡丹車站的三位逛老街,走到老街看駐地工作站牆面上象徵牡丹的牡丹花,以及鳥、山水畫彩繪,再漫步走回車站,沒多久馬丁車停在活動廣場,將東西放到及舜車上,和國安室友先出發來步行至親水公園,小妹一到三車開經髮夾彎到古厝,此時她堂哥已在古厝整修,搬下烤肉用品和包包,將肉品放入小冰箱,我再開車載三人至親水公園會合,馬丁也剛好走到,將車開到十三層公車站再開回親水公園,換好裝備拍好團體照後,大隊人馬邁向今天的路程。
Miranda、Michael和及舜在車站前站著閒聊.
雲水聚杯老闆娘.
雲水聚杯 - 店前夫妻檔.
雲水聚杯 - 下次來喝咖啡.
小妹古厝 - 搬下烤肉用品和包包.
定褔路上, 往三貂親水公園.
三貂親水公園 - Apple和先生.
三貂親水公園 - 樹下休息.
浩浩蕩蕩的隊伍踩著陽光,沿著潺潺流水的牡丹溪,秋風吹拂青山綠水中走到貂山古道登山口,到此一遊拍張團體照給大家留念,由攔沙壩拉繩過溪,大夥手牽手相互扶持踩踏石頭到對岸,接著爬上一段小陡坡到平緩路段,稍喘息喝Taylor背來的涼桑椹汁,往上續行是緩升的原始土石路,兩側綠意盎然,兩位小朋友奮力前進不輸給大人,此時對講機(通訊員Jeremy / ChangI)也發揮應有的通訊功能,穿梭在潮濕原始林中,來到往石笋尖稜線(此段是今年藍天2021/ 8/14才開闢的,目前網路沒有任何記錄,只有GPX) 和大牛埔山的叉路指標(附近有些不明顯墓碑),經一番討論續行一小段即來到燦光寮步道導覽圖(T叉路),Lisa和小妹經提醒才記得上次才來走過,不休息續行。
三貂親水公園 - 石階上合照.
三貂親水公園 - 愉快出遊烤肉.
往貂山古道南端登山口.
往貂山古道南端登山口的Amery / ChangI.
貂山古道南端登山口 - 大合照.
燦光寮步道支線 - 過溪處.
燦光寮步道支線 - 過牡丹溪的ChangI.
燦光寮步道支線 - 扶耘恩過牡丹溪.
燦光寮步道支線 - 至牡丹溪對岸.
燦光寮步道支線 - 過牡丹溪的馬丁和ChangI.
燦光寮步道支線 - Cynthia 和布可.
燦光寮步道支線 - 領隊Amery 和向美.
燦光寮步道支線 - Lisa.
燦光寮步道支線 - Maggie、Fox、Jeremy.
燦光寮步道支線 - Douglas女兒、Douglas.
燦光寮步道支線 - 原始山林.
燦光寮步道支線 - 拍照中.
燦光寮步道支線 - Sabrina / Joyce / Fanny / 玲玲 / 及舜.
燦光寮步道支線 - 柏松、Jenia.
燦光寮步道支線 - 耘恩、Michael、威志、Hsu姑娘、Miranda.
燦光寮步道支線 - Miranda / 馬丁 / 國安 / ChangI.
燦光寮步道導覽圖(T叉路) - Joyce / Sabrina.
接著是一段陡降坡和拉繩的斜坡,耘恩在威志的抱扶下走經小溪的平緩路段,我,馬丁和ChangI跟在Miranda 後面,途中經竹林駁坎和百年褔德祠,幫ChangI拍些網帥照,到燦光寮6號叉路指標,Taylor按map GPX往前直行,而右轉下行是往石笋尖的路線,在此用對講機確認路線,決定試著前行,經過一處竹林和寬廣的平地古厝,沒多久走過跨溪石橋,沿溪山徑而行在一叉路有石笋公媽的指標,順水管沿步道接往下小妹古厝後方。
燦光寮步道導覽圖(T叉路) - 上次撤退點.
石笋古道 - 陡下坡.
石笋古道 - 百年褔德祠.
石笋古道 - 大區域的駁坎.
石笋古道 - 燦光寮6號叉路口.
石笋古道 - 古厝遺址.
石笋古道 - 石橋上的Jenia.
石笋古道 - 石橋上的 ChangI.
石笋古道 - 石笋公媽指標.
到古厝已兩點多,大夥開始準備烤肉架子和升火,宗欽則載我和馬丁及室友至牡丹車站開車,馬丁提議吃烤肉一定要配冰啤酒,在古趣咖啡買啤酒時,老闆有點忙不過來,算到一半就去招呼買冰棒的客人,可能現在比較多的部落格有紀錄到牡丹,這裡的遊客跟登山客變多了,不像前幾次來時不見任何客人,買完後馬丁再載我至親水公園開車,回到古厝只見炊煙裊裊香味四溢,三隊人馬或站或坐或躺著展現過人的烤肉功力,第一隊Amery邊烤邊灌酒解熱,向美忙著升火烤牛肉,第二隊的Miranda烤到無暇拍照,第三隊齊心齊力發爐,香肉紅蝦等美食不斷地上桌,也是最先完烤的一隊,主廚和食客輪替灌啤酒、啃雞翅、吃烤蝦、切香腸、喝排骨湯、咬玉米、吃烤地瓜、品茭白筍,幾十種食物、水果和飲料供大夥在山林中享用。
小妹古厝國慶烤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D0tC71JSsA
小妹家古厝 - 生火中.
小妹家古厝 - 烤肉準備中.
小妹家古厝 - 庭院上烤肉人潮.
小妹家古厝 - 第二烤肉組.
小妹家古厝 - 布可.
小妹家古厝 - 煮湯的Cynthia.
小妹家古厝 - 今年第一次烤肉的Jeremy.
國慶古厝美食饗宴歡樂聲廻盪飄浮在石笋山區,大人和小孩無拘無束地在此放鬆飽食,快樂時光總是過著那麼快,夜幕低垂前大夥齊心清理戰場,桌椅歸位垃圾分類打包回收(小妹堂哥協助處理廚餘),5車列隊安排車位下山,人數過多宗欽辛苦協助多載一趟到雙溪車站,本車4人開到雙溪看海山還在賣蛋糕,因賣完只買到2個,回程的台2丙塞車,搭火車的也碰到誤點,到家的在line上報平安,Sabrian住淡水最後一位21:40到家,為本次古厝國慶烤肉劃下一個快樂的ending。
小妹家古厝 - 我家的卡氏爐.
小妹家古厝 - 馬丁在牡丹車站前買的冰啤.
小妹家古厝 - 用心烤的Mabel.
小妹家古厝 - 繁忙的烤肉人生.
小妹家古厝 - 灌酒解渴.
小妹家古厝 - 專心的Fanny.
小妹家古厝 - 好大口的啤酒.
小妹家古厝 - 父女同遊.
小妹家古厝 - 竹林下的野餐.
小妹家古厝 - 和小妹堂哥閒聊的 Lisa.
小妹家古厝 - 小妹堂哥摘來送參加者的芭蕉.
小妹家古厝 - 石笋烤肉天地.
小妹家古厝 - 馬丁和Taylor.
小妹家古厝 - 向美向來喜歡烤肉.
小妹家古厝 - Douglas的女兒會幫忙切食物.
小妹家古厝 - 烤草蝦.
小妹家古厝 - Fanny放輕鬆的一天.
小妹家古厝 - 這組烤肉功夫不賴.
小妹家古厝 - 姐妹淘.
小妹家古厝 - 父女同檔.
小妹家古厝 - Apple的先生啃玉米.
小妹家古厝 - 首次參加的Mabel.
小妹家古厝 - Douglas女兒和 Hsu 姑娘.
小妹家古厝 - ChangI 烤中.
小妹家古厝 - 下午的Barbecue.
小妹家古厝 - 野餐墊.
小妹家古厝 - Jerry / Jeremy.
小妹家古厝 - 猪肉.
小妹家古厝 - 熟了.
小妹家古厝 - 小妹家的炭火.
小妹家古厝 - Maggie品嚐中.
小妹家古厝 - 山中無甲子.
小妹家古厝 - 耘恩的橘子.
小妹家古厝 - 第二組.
小妹家古厝 - 清洗用具.
小妹家古厝 - 桌上的飲料.
小妹家古厝 - 烤熟的草蝦.
小妹家古厝 - 喝生啤的Taylor.
小妹家古厝 - 今天照顧耘因的威志和Hsu姑娘.
小妹家古厝 - Jenia和柏松.
小妹家古厝 - Cynthia.
小妹家古厝 - 第二組合照.
暖暖台2丙塞車中.
人唯有在停住移動和內心沉澱的時候,才會如鏡子般注意到周遭的平常不經意的事物,放慢腳步觀察周遭人事物是一種學習,對於走進大自然,除了囫圇吞棗地快速單攻到此一遊,和負重體能苦行僧走法外,漫步品嚐行進間的美麗過程,則是另一種走入山林的方式,這是在金面山晨爬多日領悟出了些許心得。
燦光寮步道支線 - 過牡丹溪處.
燦光寮步道支線 - 首訪.
到一個新的地方,大都會從大家所最注意的熱門景物開始,當每天同一時間到同一地點,因不斷地接觸就會有時間可轉移到其他平常會疏忽的景物,而這正是要讓自己培養出能夠觀察和發掘不經意的過程,就是人常言的魔鬼總藏在細節裡,而美麗也總在不經意中被發現,攝影訓練的一種方式,就是對同一景物不斷調整拍攝並發掘出它各種構圖的美。
牡丹老街.
燦光寮步道支線 - 上坡.
經年累月的金面山晨爬,讓我透過相機鏡頭不斷學習在同一個地點對不同景物拍照,體認光的千變萬化,掌握大自然的迭替,捕捉人物瞬間的神韻,並將這些學習展現在每次戶外登山,努力朝向拍照的目的,不但要真實紀錄當下人物景象,更要表現出內心的感受和觸動,讓自已每次回顧這些照片的時候,就能回溫當時的心悸。
雲水聚杯 - 下次的行程.
這次行程保留了充裕的時間,今早小妹充滿傳奇的搭火車經歷(可寫成一段牡丹遊子返鄉的故事)和馬丁魚臨時加入的塞車,迫使我改變往昔匆促追趕行程的作風,無意的延遲,讓我有等待的空檔,再度漫步牡丹小鎮、拍下那短短小街的美麗,能夠拍到為在地努力的老闆娘,有說不出來那種偶然的機緣,也捕捉了三位夥伴牡丹溪懷舊的身影,或許這是上天的自有安排!
牡丹溪上.
每次活動都會開放給新夥伴參加,透過新成員的不斷加入,總會有新元素加入行程,可供大家互相的學習,無論個人或團體可以在不斷的互動中學習和成長。
走過幾次古道後,再次確立雙溪是淡蘭北中路的越嶺區域,牡丹是雙溪重要的中繼點,小妹家的古厝剛好是牡丹踏青的前進基地,非常感謝小妹和宗欽,讓山水社可以立足古厝、前進牡丹、放眼淡蘭!
小妹家的古厝 - 烤肉玩水聖地.
夥伴的心得和照片分享:
及舜
感謝Miranda準備的烤肉食材量夠質優真澎湃!
牡丹老街 - 及舜.
雲水聚杯 - 網美地點.
小妹家的古厝 - 愛烤肉的及舜.
布可
今天參加老爺公司社團健行+烤肉活動,由於自己平日較常走的是屬輕鬆型步道,今天要挑戰有點難度的石笋古道,終於體會到古道跟步道雖然只差一字,難度卻差不少!
慶幸自己最近連走12天的虎頭山,還算是有練沒被累到!感謝老天爺給我們個好天氣,儘管前兩天據說下雨,路上有些泥濘,但沒讓我們一邊淋雨一邊上上下下涉水拉繩寸步難行,真的很感恩!大伙幾個小時的消耗體力後,回到同事牡丹老家烤肉補補能量,感覺回到學生時代ㄧ起烤肉打趣的景象,真的很開心!
小妹家的古厝 - 首次參加的布可.
Sabrina
謝謝辛苦的社長,小妹,各位採買的主厨,雖然很累但是開心的一天。
三貂親水公園.
小妹家的古厝 - 酒勸女郎.
小妹家的古厝 - 喜歡烤肉.
Joyce
到家了,謝謝社長及各位,希望有机会再参加貴社活動!
小妹家的古厝 - 顧攤的Joyce.
國安
雙十國慶郊遊趣,青山綠水古道遊。飢腸轆轆餓昏頭,美味佳餚味無窮!
小妹家的古厝 - 室友.
宗欽
感謝社長及各位善良山友~能接受牡丹山水人文,我會建設古厝讓他成為一個大家的休息站,可以溯溪抓蝦摸蛤蠣抓魚的地方。
小妹家的古厝 - 宗欽說要再擴建.
小妹: 火車上的傳奇,一段牡丹遊子返鄉的故事
話說我10/9早上7:26到板橋車站,因為3條吐司+礦泉水+泡菜實在太重了,我放下厚重的食材坐在候車處開始滑手機,7:38 #4152 火車開走 我渾然不覺,同伴們紛紛在賴上要幫我提重物。
7:55 小魚兒從尾端走來堅持要幫我提重物,我一身輕鬆地和她們跟著火車跑搭上8:02 # 4154,上車後,我的包呢?!(冏)(剛放在候車的椅子邊),立馬在萬華下車,搭上 8:07 #2153返回板橋。
石笋古道 - 吐司引起的大誤點.
小妹家的古厝 - 第一組合照.
咦?沒看到我的包,急忙跑去問月台上的台鐵員工,他叫我去報警,我再跑去問剪票員,他叫我去南下的月台第六車廂敲門問問,台鐵員工一再詢問~這是南下月台,你要到北上月台去找才對,你為什麼要來南下月台問?你東西放在哪?候車處?火車上?最後才說沒人撿到⋯氣屎人!
我再問那遺失物中心在哪?他說在1樓,我又氣又急又不死心,終於在北上月台(我剛放東西的不遠處)找到我的包,搭上8:31 #2114 往基隆車到瑞芳,#4154 雖延誤17分鐘,但⋯追不上呀。
9:26 #2112 八堵到瑞芳 9:35
選項1:
9:58 可搭平溪線到三貂嶺,10:34再搭#4162 到牡丹10:38。Google map 顯示10:05 公車F813 到牡丹火車站10:33。
選項2:
10:07 等不到,再查台北等公車,竟要100分鐘才到。回瑞芳火車站,搭10:24 #4162 牡丹10:41(誤點3分鐘),以上約5千步,累。
我以前都認為石笋很偏僻、不想去,直到今年社長帶我們走才慢慢發現它好山好的美。
活動相關網站:
- 2010/2/28: 東勢格古道輕鬆走 + 賞天燈: 十分天燈, 幸福一百分
- 2014/7/12: 三通瀑布連走魚寮古道
- 2014/9/20: 淡基橫斷古道西段 - 出天元宮
- 2015/1/17: 淡蘭古道風華 - 頭城山水之旅
- 2015/5/7: 宜蘭叢雲山 - 叢林血汗行
- 2015/5/30: 頭城一日遊 - 蘭陽之美
- 2017/6/11: 萬里鹿堀坪古道 - 探索淡基橫斷東段
- 雙泰產業道路柳杉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U0IsLJVi1c
- 太和山坪溪溪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hVqhJUkQHM
- 2018/3/18: 頭城坪溪古道 - 太和山看太平洋
- 2018/5/5: 北勢溪土地公潭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zpZ3_MLr4
- 2018/5/5: 淡蘭古道灣潭段 - 烏山和灣潭及北勢溪古道U形走
- 2018/5/19: 坪雙黑龍潭三水潭夢潭 - 灣潭古道貴婦輕旅
- 2018/10/21: 雙溪虎豹潭古道 -大平山O形秘境
- 2018/10/28: 坪雙闊瀨古道豹子廚古道 - 驚艷O形走
- 2019/3/1: 雙溪灣潭貢寮龍門 - 櫻花吊橋輕旅
- 2019/3/10: 坪林雙溪頭城 - O形一日車遊
- 2019/3/17: 雙溪崩山坑古道 - 淡蘭料角坑段
- 2019/6/1: 淡蘭雙溪中坑古道 - 深山幽谷綠水行
- 2019/6/15: 雙溪中坑古道 - 草坪野餐貴婦輕旅
- 2019/8/17: 雙溪淡蘭坪溪古道 - 溪邊野餐順訪玉華
- 2021/2/20: 淡蘭古道烏山和灣潭及北勢溪古道 - 賞櫻踏青貴婦遊
- 2020/4/1: 淡蘭古道灣潭三水潭黑龍潭 - 三潭連走貢寮吃海鮮
- 2021/4/18: 北勢溪古道經灣潭出外澳 - 淡蘭古道中段山水行
- 2021/4/30: 淡蘭古道尋幽探訪 - 勞工雙溪牡丹一日遊
- 2021/8/22: 坪溪古道太和山水陸走 - 登高看太平洋秋旅
- 2021/8/28: 坪溪古道溯溪 - 暑假末玩水輕旅
- 2021/9/4: Fanny牡丹家古庴迎中秋 - 露營觀星賞月古道遊
- 2021/9/20: 淡蘭古道北路 - 秋節牡丹巡禮
- 2021/10/2: 淡蘭古道北路 - 石笋古道和楊廷理古道U形走
小妹家的古厝 - 以後要常常來烤肉、玩水、露營、觀星和走古道.
2021/10/9
--- The End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