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尾稜南段 - 陽光山巒芒花輕鬆走
參加人員:16人
Akino、Cynthia、冬哥、貝貝、明宗、Jean、鳳玲、佳民、Linda、Kevin、小天使、向美、Jessica、俐慎、清松、純華。
隆嶺古道,舊草嶺隧道北口 - 集合完畢.
福隆山下方的芒海.
集合時間和地點:
第一集合時地
2021/12/4 09:11福隆火車站集合。
福隆火車站 - 集合.
交通概要:
去程
06:55內湖港墘捷運站 -> 南港展覽館捷運站 -> 07:44板南南港捷運站 -> 07:22 南港火車站 -> 07:44 搭4148次區間車 -> 08:53 牡丹車站 -> 08:59雙溪車站 -> 09:11福隆火車站。
4148次區間車各站入站時間
板橋 - 07:18; 萬華 - 07:24; 臺北 - 07:30; 松山 - 07:40; 南港 - 07:44; 汐科 - 07:50; 汐止 - 07:53; 五堵 - 07:57。
或搭臺北火車站07:30自強號(272車次),但此班自強號沒停靠南港火車站。
南港火車站 - 搭4148次區間車.
回程
15:00大里天公廟整裝休息吃東西 -> 15:23大里火車站月台等火車 -> 16:02大里火車站搭4191區間車 -> 16:28 牡丹火車站 -> 16:56七堵火車站 -> 17:30南港火車站 -> 板南捷運線 -> 17:39南港展覽館站 -> 18:00內湖的家。
大里火車站 - 入口,準備回台北.
登山尋幽路線:
共5小時(含休息),最低海拔31m,最高海拔489m,高度落差474m,總爬升612公尺,總下坡649公尺,總里程數7.6公里,負重7公斤。
09:40 搭計程車 -> (此段搭計程車) 隆嶺古道,舊草嶺隧道北口(福隆) -> 10:00內隆林街旁的「嶐嶺古道」北端入口 -> 10:10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雪山尾稜南北段的中點 -> 11:10福隆山 -> 13:10大湖山 -> 12:54桶盤堀尖東峰 -> 13:10桶盤堀尖 -> 桶盤堀尖登山口 -> 14:04草嶺古道啞口 -> 14:26虎字碑護管所-> 14:58大里天公廟。
雪山尾稜南段 - 前進路線.
雪山尾稜南段 - 高度圖.
草嶺古道啞口 - 疾風勁草.
景點介紹:
雪山尾稜
雪山山脈北起新北市貢寮區的三貂角,由北端首座山峰荖蘭山一路向南延伸,「雪山尾稜」即是於東北角入海前這段最尾端的稜脈。「雪山尾稜南段」以福隆火車站為起點,由有「隆嶺夕煙」美稱的嶐嶺古道進入,是淡蘭古道之中最早開發的一段,古樸幽靜的古道,有涓涓小溪相伴。行至石城仔嶺土地公祠,此為雪山尾稜南、北線分段點,經福隆山、大湖山(大湖堀山)、桶盤堀尖東峰、桶盤堀尖等山頭,最後接草嶺古道啞口,終點至大里火車站。雪山尾稜山巒起伏線條優美,綠色草原綿延不絕,芒花隨風搖曳,在陽光照耀下有如白浪滔滔,浩瀚的太平洋盡收眼底,景色令人陶醉。
福隆山 - 望雪山尾稜北段,美麗的稜線.
往福隆山途中 - 一片芒海.
閃耀的太平洋和龜山島.
紅衣女孩和龜山島.
活動行程記錄:
11/15冬哥PO了金稜登山社的雪山尾稜影片,雖東北冬季常下雨,想說沒去過來賭一下天氣仍安排12/4走此雪山尾稜,明宗剛好那周可休週五和週六,Crystal也在幾周前去過,因有點探路性質只開放15人參加,當天即報名額滿,後阿桾因學校運動會退出芳美立刻補上,但她今因家父有事臨時缺席,今年冬天來得早,11月東北季風一波接著一波,氣溫陡降且下雨變冷,幸好今天東北海岸為晴時多雲,溫度在14度左右,一大早背著防寒防雨裝備踩著陽光出門,搭捷運輾轉至南港火車站。
雪山尾稜南段 - 型男一枚.
難得和明宗同行雪山尾稜.
芒花草叢 - 曉君.
綠茵草皮 - Jessica.
不錯的天氣.
內湖港墘捷運站 - 早上包場.
內湖港墘捷運站 - 迎向朝陽.
大湖公園.
曉君和Jessica兩人選搭自強號,約在台北車站會合,曉君要交給Jessica多買的車票,因互不認識錯過上車時間改搭區間車,我搭上幾乎快是登山專車的4148次區間車,上了第2號火車車廂乘客眾多擁擠,站在博愛座前方用line試著和向美聯絡,想不到坐在博愛座竟是整臉包著緊緊的她,明宗接著也來會合,四人在車廂閒聊台大醫院資訊系統和小朋友的事,搭自強號先到的佳民、純華和冬哥父女(貝貝)先搭計程車(一口價300元)至隆林街旁的「嶐嶺古道」入口,從褔隆站下車的登山客眾多,一大票排隊上厠所(下次要在火車上先搞定),有著排隊買便當中餐吃,我等老婆、Jessica上完厠所(帶她去男厠)和鳯玲買完便當,等車子載人回站四人才上車趕上山,司機說平常都是戴客人到草嶺古道,今天有不少是到「嶐嶺古道」入口,其實都是山水社的夥伴搭車(有4車)。
4148次區間車 - 到站時間.
芒花中的Jessica 和曉君.
4148次區間車內 - 坐在博愛座的向美.
無雲的天空.
牡丹車站 - 懷念的車站.
雙溪車站 - 熟悉的車站.
福隆火車站 - 下車的月台.
福隆火車站 - 站前.
福隆火車站 - 等叫計程車的Cynthia、鳯玲、Jessica.
搭車到內隆林街旁的「嶐嶺古道」入口,佳民等已在馬路上熱身拉筋,將保暖衣物脫剩排汗衣和小背心,出發照後由之前走過的Kevin領隊從淡蘭古道山徑標誌入口上行,此地終年潮濕造就嶐嶺古道緩坡蕨類、山蘇、筆筒樹及藤類茂盛,熱身流下幾滴汗到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此越嶺高點為早期移民入蘭的孔道,是許多路線的交會點,這裡樹長得茂盛樹根隔空生長,稍為喘息往南是泥土路拉繩上行,走出矮樹林視野豁然開朗,眺望下方石城海岸平台,龜山島出現在波光粼粼的太平洋上,北方層層山巒相連至海邊,大夥拍完照走過一段芒花進入泥土矮林,清松和佳民在此等明宗,出老樹枝葉橫陳矮林,穿過閃耀中的芒花,冬哥父女在此留在芒影,接著進入長滿山蘇的原始樹林,又是芒花草叢曉君在上坡幫大夥拍照,穿過林中迎面而來是廣濶的芒花草原,自此陡坡盡進入芒草路段,一大片芒花隨風搖曳美不勝收,大夥相繼佔立在明顯的岩石上,以太平洋和山稜為背景留下陽光身影,芒花勁草中的夥伴顯得青春洋溢,隨著高度視野更加開闊,遠方綿延山巒青翠美麗,龜山島矗立如在眼前,走過芒花小矮林旁是褔隆山三角點。
內隆林街旁的「嶐嶺古道」北端入口: 魚貫而進.
嶐嶺古道 - 老舊的標示牌.
雪山尾稜南北段的中點 - 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旁的Jessica.
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 - 雪山尾稜南北段的中點.
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 - 黑狗兄.
雪山尾稜南段 - 初始陡坡.
雪山尾稜南段 - 寧靜的太平洋.
雪山尾稜南段 - 芒花密林區.
雪山尾稜南段 - 小天使、冬哥父女.
雪山尾稜南段 - 矮樹林的新路標.
雪山尾稜南段 - 原始矮樹林集合.
雪山尾稜南段 - 清松、冬哥、貝貝.
芒花中陽光女.
原始林中的明宗和佳民.
穿越芒花草叢.
廣濶的芒花草原.
美麗的芒花.
站立在芒花草原上.
芒海中的鳯玲.
芒花勁草中的夥伴.
隨風搖曳芒花 - 俐慎、向美.
芒芒花海中的向美.
芒草陡坡中的清松.
芒中保鏢 - 清松.
芒海人海.
閃耀芒花, 美不勝收.
前方的路途 - 太平洋和山稜.
幻境中的龜山島.
Jessica特別換穿上鮮艷紅衣服來拍照,全體在溫煦陽光中拍登頂照,下行小坡再走段上升芒花草徑來到大湖山下的小平台,可遠眺貢寮海岸和核四廠及澳底海岸,遇一位從龜媽坑古道來的山友,自小徑爬上大湖山三角點,請這位山友幫忙拍合照,往下續行至桶盤堀尖的是濃密的樹林,經過草地上的水窪,是牛隻的澡堂,四周有濃濃牛屎味,在凹地的十字路口遇一大隊來自望遠坑的山友正在吃中餐,從這裡可右下龜媽坑古道、前行至桶盤堀尖,出樹林來到一草皮平台,大夥開始找可避寒風和陽光的地方來吃午餐,再走一段路到草原斜坡休息。
褔隆山三角點 - 紅衣男女.
褔隆山三角點 - 登頂.
褔隆山三角點 - 南段第一個三角點.
遠方的貢寮核四廠.
大湖山下的小平台 - 芒海中的貝貝.
大湖山下的小平台 - 看山看海.
大湖山 - 合照.
大湖山下的小平台 - 藍天白雲.
大湖山 - 續往桶盤堀尖.
大湖山 - 芒花中.
大湖山 - 層層山巒.
往桶盤堀尖東峰 - 濃密的樹林.
經牛隻的澡堂.
視野遼濶的草皮平台.
草皮平台 - 前進中的夥伴
草皮平台 - 回首來時路.
草原斜坡 - 席地吃野餐.
草原斜坡 - 享受陽光綠茵的向美和俐慎.
清松立馬煮開水,大夥拿出泡麵和褔隆便當來吃,佳民分享女大不中留的喜餅,老婆拿出負重的芭樂減重,席地或雨衣布或雨傘布而坐,曬著陽光吹海風,看龜山島和美麗海岸線,享受五星級的野餐,飽食後再踏上路途是往桶盤堀尖東峰,夥伴們漫步於海岸線的身影,如山行者充滿堅毅不拔和歡樂輕鬆,走在這綿長南段壯闊的稜線,遠眺大里附近海岸線,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續行一段開濶的山稜登上桶盤堀尖,接著是一大段下降坡,經平緩的樹林來到有一群水牛的草原谷地,我們爬上啞口旁的小陡坡到視野不錯的草皮平台。
草原斜坡 - 五星級的野餐.
草原斜坡 - 米其林級的泡麵.
草原斜坡 - 曬著陽光吹海風,吃中餐看龜山島和美麗海岸線.
草原斜坡 - 山友的身影.
草原斜坡 - 吃飽了,繼續下半段行程.
走向桶盤堀尖東峰.
桶盤堀尖東峰 - 與白雲共舞.
桶盤堀尖東峰 - 山稜線上的夥伴.
桶盤堀尖東峰 - 山稜線上的夥伴.
往桶盤堀尖 - 清松的背影.
往桶盤堀尖 - 前進群山中的俐慎.
往桶盤堀尖 - 邁步向前的佳民.
往桶盤堀尖 - 後方山坡上的冬哥父女.
往桶盤堀尖 - 開濶的山稜.
桶盤堀尖 - 登頂的向美.
桶盤堀尖 - 首登.
桶盤堀尖 - 前進草嶺古道啞口.
接近草嶺古道 - 綠草坡地.
接近草嶺古道 - 廣袤的坡地.
接近草嶺古道 - 看山看草.
草嶺古道啞口的遊客.
草嶺古道啞口旁山坡上 - 佳民.
草嶺古道啞口旁山坡上 - 看海的向美和老人.
草嶺古道啞口旁山坡上 - 不錯的視野.
草嶺古道啞口旁山坡上 - 海天一色.
站在這裡可俯視草嶺古道啞口、桃源谷、龜山島,也是一處拍網美照的景點,大夥在此選好背景拍下自己的照片,翻過牛柵欄我們接上草嶺古道下到大里的路,沿途閒聊至天公廟趕不上15:02的區間車,就在天公廟休息梳理吃喜餅,Jessica換穿上淑女裝完全看不出剛爬過山的痕跡,因逢週六怕乘客太多會擠不上火車,就到第一月台等車,區間車經過牡丹和雙溪車站時,因今年常造訪有點懷念特別跑下車來拍月台,我們在七堵美麗晚霞中回到台北。
草嶺古道啞口旁山坡上 - 帥哥美女群.
牛柵欄上的鳯玲.
牛柵欄上 - 轉身中的Jessica.
草嶺古道啞口上方.
草嶺古道啞口 - 群聚.
虎字碑護管所.
草嶺古道馬路上.
大里天公廟 - Jessica 換穿淑女裝.
大里火車站 - 便道.
大里火車站月台 - 等火車.
大里火車站月台 - 乘客不少.
大里火車站月台 - 座無虛席.
大里火車站月台 - 向美 & 俐慎.
大里火車站月台 - 下次不要錯過車票了.
4191區間車 - 滿車了.
牡丹火車站 - 再會了.
牡丹火車站 - 口罩顏色一樣.
七堵美麗晚霞.
爬過多次雪山主峰,聽聞過雪山西稜,這次看到雪山尾稜的美景,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冬天初次造訪就遇藍天白雲,陽光燦爛而不曝曬,陰涼卻無雨,氣溫涼而不寒,又逢芒花盛開季節,青山綠水看花看雲看海,真的是五星級的享受,更想不到是到宜蘭爬山,可以這麼早就下山回到家!
泳渡芒海.
雪山尾稜南段 - 山巒起伏線條優美,綠色草原綿延不絕.
草嶺古道啞口上方 - 不錯的景點.
看龜山島的日子.
夥伴的心得和照片分享:
國全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年近花甲喜雲遊,瑞貢山徑覺早秋,芒花成浪清風爽,登高望遠忘俗優。
活動相關網站:
- 2010/2/28: 東勢格古道輕鬆走 + 賞天燈: 十分天燈, 幸福一百分
- 2014/7/12: 三通瀑布連走魚寮古道
- 2014/9/20: 淡基橫斷古道西段 - 出天元宮
- 2015/1/17: 淡蘭古道風華 - 頭城山水之旅
- 2015/5/7: 宜蘭叢雲山 - 叢林血汗行
- 2015/5/30: 頭城一日遊 - 蘭陽之美
- 2017/6/11: 萬里鹿堀坪古道 - 探索淡基橫斷東段
- 雙泰產業道路柳杉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U0IsLJVi1c
- 太和山坪溪溪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hVqhJUkQHM
- 2018/3/18: 頭城坪溪古道 - 太和山看太平洋
- 2018/5/5: 北勢溪土地公潭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zpZ3_MLr4
- 2018/5/5: 淡蘭古道灣潭段 - 烏山和灣潭及北勢溪古道U形走
- 2018/5/19: 坪雙黑龍潭三水潭夢潭 - 灣潭古道貴婦輕旅
- 2018/10/21: 雙溪虎豹潭古道 -大平山O形秘境
- 2018/10/28: 坪雙闊瀨古道豹子廚古道 - 驚艷O形走
- 2019/3/1: 雙溪灣潭貢寮龍門 - 櫻花吊橋輕旅
- 2019/3/10: 坪林雙溪頭城 - O形一日車遊
- 2019/3/17: 雙溪崩山坑古道 - 淡蘭料角坑段
- 2019/6/1: 淡蘭雙溪中坑古道 - 深山幽谷綠水行
- 2019/6/15: 雙溪中坑古道 - 草坪野餐貴婦輕旅
- 2019/8/17: 雙溪淡蘭坪溪古道 - 溪邊野餐順訪玉華
- 2021/2/20: 淡蘭古道烏山和灣潭及北勢溪古道 - 賞櫻踏青貴婦遊
- 2020/4/1: 淡蘭古道灣潭三水潭黑龍潭 - 三潭連走貢寮吃海鮮
- 2021/4/18: 北勢溪古道經灣潭出外澳 - 淡蘭古道中段山水行
- 2021/4/30: 淡蘭古道尋幽探訪 - 勞工雙溪牡丹一日遊
- 2021/8/22: 坪溪古道太和山水陸走 - 登高看太平洋秋旅
- 2021/8/28: 坪溪古道溯溪 - 暑假末玩水輕旅
- 2021/9/4: Fanny牡丹家古庴迎中秋 - 露營觀星賞月古道遊
- 2021/9/20: 淡蘭古道北路 - 秋節牡丹巡禮
- 2021/10/2: 淡蘭古道北路 - 石笋古道和楊廷理古道U形走
- 2021/10/9: 淡蘭古道北路 - 牡丹小鎮國慶烤肉
- 2021/10/16: 淡蘭古道北路 - 燦光寮古道和貂山古道O形
桶盤堀尖東峰 - 走向高峰.
2021/12/04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