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尾稜北段 - 茫海山稜藍色太平洋
參加人員:12人
Akino、Cynthia、純華、國成、俐慎、Fama、輝哥、Crystal、Nick、鳳玲、佳民、清松。
荖寮坑古早厝地 - 潮濕的山中.
隆林山 - 山頂.
集合時間和地點:
第一集合時地
2021/12/11 09:11福隆火車站集合。
交通概要:
去程
06:56內湖港墘捷運站 -> 南港展覽館捷運站 -> 板南南港捷運站 -> 07:21南港火車站 -> 07:44 搭4184次區間車 -> 08:47牡丹車站 -> 08:54雙溪車站 -> 09:11福隆火車站。
4148次區間車各站入站時間
板橋 - 07:18; 萬華 - 07:24; 臺北 - 07:30; 松山 - 07:40; 南港 - 07:44; 汐科 - 07:50; 汐止 - 07:53; 五堵 - 07:57。
或搭臺北火車站07:30自強號(272車次),但此班自強號沒停靠南港火車站。
4148次區間車 - 各站入站時間.
07:30自強號(272車次) - 各站入站時間.
四腳亭車站 - 雨後的藍天白雲.
回程
16:49台2線115K附近,濱海公路7段 -> 17:03石城火車站,沒厠所 -> 17:28搭區間4193 -> 褔隆車站,Nick & Crystal下站開車 -> 18:54南港火車站 -> 19:25內湖的家。
福隆火車站 - 集合完畢.
登山尋幽路線:
共7.5小時(含休息),最低海拔12m,最高海拔441m,高度落差429m,總爬升722公尺,總下坡694公尺,總里程數10.1公里,負重10公斤。
09:20福隆火車站 -> 褔隆街,龜壽谷街,荖寮街(經褔隆山庒露營區) -> 09:41褔卯古道入口 -> 09:41 -> 荖寮街9-2號民宅 - -> 10:22老窩叉路口休息涼棚和人偶 -> 小平台空地 -> 10:30荖寮坑古早厝地 -> 10:50越嶺鞍部(五叉路) -> 左往靈鷲山無生道場 & 荖蘭山的香蘭街,前方往下褔卯古道北線,右往褔卯古道南線和隆隆池 -> 11:20隆隆山入口 -> 11:38陡坡上小山頭,共要經六個假山頭 -> 12:00 - 12:43隆隆山,吃中餐 -> 12:54往萊萊山和三貂角燈塔叉路口 -> 13:18隆林山 -> 13:53鶯歌石山 -> 鞍部十字路口,右為越嶺保甲路往隆林街和褔隆車站,左往台2線113K和大堀澳車站 -> 15:00大堀澳山 -> 15:38石城山 -> 16:15隆嶺古道的十字鞍部,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左往石城海邊台2線113K處陡下約30分鐘,右往緩下坡古道 + 馬路至褔隆車站約1.5小時 -> 16:48隆嶺古道入口
雪山尾稜北段路線圖.
雪山尾稜北段高度圖.
隆隆山 - 遠看褔隆沙灘.
石城山 - 看海的姑娘.
景點介紹:
雪山尾稜
雪山山脈北起新北市貢寮區的三貂角,由北端首座山峰荖蘭山一路向南延伸,「雪山尾稜」即是於東北角入海前這段最尾端的稜脈。「雪山尾稜全段」以福隆火車站為起點,進入隆隆古道,經隆隆山、隆林山、鶯歌石山、田寮洋山、大堀澳山、石城山、福隆山、大湖山(大湖堀山)、桶盤堀尖東峰、桶盤堀尖等山頭,最後接草嶺古道,終點至大里火車站。
隆隆山 - 帥氣的輝哥.
「雪山尾稜北段」以福隆火車站為起點,進入隆隆古道,經隆隆山、隆林山、鶯歌石山、田寮洋山、大堀澳山、石城山後,於石城仔嶺土地公祠與嶐嶺古道交會,也是雪山尾稜北、南分段點,開車者可往嶐嶺古道北口(100分鐘)回福隆車站,搭火車者可往隆嶺古道南口(30分鐘)至石城車站。
隆林山 - 笑納山頭.
沿途有幽靜古道、聚落遺跡、原始林相、層疊山峰、翠綠草原,稜線開闊處可眺望海景,卯澳灣、三貂角燈塔、龜山島盡收眼底,秋天賞芒花,景色豐富美麗。
往隆隆山的第一個陡坡上小山頭.
活動行程記錄:
12/4完走美麗的雪山尾稜的南段,12/5安排平多緃走開始報名,看東北角天氣預測不錯,就同時排定12/11來走雪山尾稜北段順當做平多縱走的行前訓練,此時不限制名額人數達18人,至週四天氣預測下雨機率20-50%,週五台北下起雨,提醒大家應是短暫小雨,要備雨具和可更換的乾爽衣服,有6位臨時退出,雨從週五晚下到週05:00才停,褔隆清晨甚至下起大雨,所幸出門時藍天已初現,穿雨鞋踩著陽光出門到捷運站搭車。
2021/12/11褔隆的降雨量 & 最近一小時雨停了.
2021/12/10 18:20台灣四周的雲層.
2021/12/11 每3小時的雨量、溫度和降雨機率預測.
2021/12/11 05:00 空氣品質.
2021/12/11 07:30 雷達回波圖.
2021/12/11 07:00 真實色雲圖.
內湖路 - 踩著陽光出門.
坐在車廂中迎向陽光,在南港車站和國成一起搭上區間車,為和Fama會合輾轉到第2車廂(結果他是在第3號車廂),可能因清晨還在下雨許多登山隊伍取消活動,今天這班登山專車不若往昔擁擠,本車尚有2-3個空位,呼喚Fama過來閒聊,大夥談到辦活動、租訂接駁車和住房的心得,提到已報名參加已預付訂金而退出應要分担費用的做法,並讚許芳美在北大武山退出仍全額分担的作為,到四腳亭和牡丹車站時天空現藍天白雲,讓大家心情變得愜意快活,褔隆車站出站遊客不多,大夥快速地會合請要去草嶺古道的年輕山友幫拍合照後出發。
土城幫網美行程.
土城幫紗帽山.
土城幫軍艦岩 - 婉瑄、Angie.
隆隆山 - 國成.
4184次區間車 - 乘客不多.
4148次區間車 - 停靠四腳亭,陽光乍現.
4148次區間車 - 雙溪車站,月台上等候情人.
褔隆車站 - 準備出發.
雨後的褔隆帶有舒適的涼意,雖大夥都是首次來走雪山尾稜北段,不怕迷路三三兩兩快意走在龜壽谷街上,我拿起GPS來確定左轉至荖寮街,一大片綠茵草皮的褔隆山庄露營區吸引我的注意,到褔卯古道入口合照後由石階上行,雜林林蔭蔽日,走到荖寮街9-2號民宅,讓我納悶沒馬路這戶人家如何進出,從右邊木棧泥土路進入,接著是樹根泥土水流路,幸好大部份的人都穿雨鞋,途中遇和超車一隊長青隊,來到老窩叉路口休息涼棚,從入口有一人偶右邊泥土路上行,在此可遠望褔隆沙灘,沒多久來到一大戶人家的古厝,古厝右邊有顆近百年老榕樹,和古厝合照後續行。
褔隆街上.
龜壽谷街上.
褔隆山庄露營區 - 俐慎.
荖寮街上.
褔卯古道入口 - 合照.
褔卯古道入口 - Akino、國成.
褔卯古道 - 潮濕的水泥路.
褔卯古道 - 荖寮街9-2號民宅.
褔卯古道 - 土棧路徑.
褔卯古道 - 樹根路.
褔卯古道 - 土石路.
褔卯古道 - 密林.
褔卯古道 - 老窩叉路口休息涼棚和人偶.
褔卯古道 - 老窩叉路口休息涼棚.
褔卯古道 - 老窩叉路口休息涼棚,望褔隆海岸.
褔卯古道 - 荖寮坑古早厝地.
褔卯古道 - 荖寮坑古早老厝前.
褔卯古道 - 荖寮坑古早厝地.
褔卯古道 - 荖寮坑古早厝地,百年老榕樹.
木棧泥土混構的山徑往鞍部上行,此鞍部左接馬路是往靈鷲山無生道場和尾稜第一座山荖蘭山的香蘭街,下往褔卯古道北線,右往褔卯古道南線和隆隆池,大夥到馬路上休息看三貂角海岸線,和藍天白雲中飛翔的大冠鷲,心血來潮坐在大馬路中拍照,吃完芭樂再進入樹林接上隆隆古道,一段不短的拉繩樹根泥土坡路上到芒花小山頭,視野豁然開朗可俯視三貂角白色圓形燈塔,過6個小假山頭於12:00登上隆隆山,360度超好的視野,可遠望如墨爾本十二門徒的白色浪花,清晰地看見三貂角區域,忙完拍登頂照和團體照後,時值正午大夥就地煮開水吃中餐,水果有Cynthia和俐慎的芭樂、俐慎的香瓜;純華的蘋果、清松的甜柿,佳民則在下方找到林蔭中遮陽的長條小徑,因上方視野好和寬敞及易於取用熱水,枉費了佳民的熱心,大家湊合在開著小白花的茶樹下遮陽。
褔卯古道 - 木棧泥土混構的山徑,走向鞍部.
褔卯古道 - 木棧泥土混構的山徑.
褔卯古道 - 茂密的林相.
越嶺鞍部(五叉路) .
香蘭街 - 純華和俐慎.
荖蘭山的香蘭街 - 休息吃芭樂曬太陽.
荖蘭山的香蘭街 - 拍馬路網美照.
在無敵美景中吃野餐實在是幸褔的,補足好能量後尚有大段路要走,收拾好碗筷下行再爬升至往萊萊山和三貂角燈塔叉路口,回首來時路隆隆山矗立在眼前,龍門紅色吊橋橫跨雙溪,褔隆沙灘白浪淘淘,龜山島則航行於藍色太平洋上,前方的尾稜山巒綿到天邊,晴朗無塵的天空美景當前,在此足足拍了15分鐘照片,接著是第一個在芒花中的拉繩少踏點的陡下滑坡,芒花在陽光中閃耀搖曳,在斜坡上回首藍空芒花更顯美麗,進入林中來到隆林山,這區域好像喜歡用「隆」字來取地名,出樹林到一小山頭回頭可見第1個陡下坡,接著第2個下坡進入芒海,一樣等候下陡滑萬一雨就會很難下坡,在半山腰拍對面芒海中的清松、俐慎和純華,近下午兩點登上鶯歌石山,回首可遠遠地看到早上遇見的長青隊伍在山頭上。
往隆隆山第一個山頭 - 陡滑坡.
隆隆山 - 回首看靈鷲山無生道場.
隆隆山 - 純華.
隆隆山 - 輝哥.
隆隆山 - 登頂合照.
隆隆山 - 泡麵.
隆隆山 - 煮開水.
隆隆山 - 三貂角燈塔.
隆隆山 - 遠方的褔隆吊橋.
隆隆山 - Nick / Crystal.
隆隆山 - 三劍客,Akino / 輝哥 / 純華.
鶯歌石山的視界無限寬廣,午後斜陽下南段山巒層次分明,龜山島近似在眼前,下方萊萊地質區的「魔鬼的洗衣板」海蝕平台令人嘖嘖稱奇,山海景色前少不了張張個人網美照,第3個的陡下坡依然是明耀的芒花相隨,在樹林中回頭看鶯歌石山倒有點像獅子頭,我們下到鞍部十字路口,可往隆林街和褔隆車站,或往台2線113K和大堀澳車站,不想續行者可以在此下撤,往上出樹林後是一段拉繩的芒花陡上,走到大堀澳山陽光中的景色有幾分的夕陽氛圍,離開前拍張合照,續行進入芒海中沒多久登上北段最後一個三角點,此時光從一片雲層中穿透照耀在前方山巒,層疊山峰鮮明無比,褔隆海景盡收眼底,滿山芒花迎賓式招搖中續前行,後段行進在原始林中約半小時後來到隆嶺古道的十字鞍部,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所在處。
隆隆山 - 大冠鵰.
隆隆山 - 看海.
往萊萊山和三貂角燈塔叉路口 - Cynthia / 俐慎.
往萊萊山和三貂角燈塔叉路口 - 前方要走的稜線.
往萊萊山和三貂角燈塔叉路口 - 走過的山稜.
往萊萊山和三貂角燈塔叉路口 - 望內隆林街旁的「嶐嶺古道」北端馬路.
往萊萊山和三貂角燈塔叉路口 - 美景當前.
往萊萊山和三貂角燈塔叉路口 - 形影不離的龜山島.
往萊萊山和三貂角燈塔叉路口 - 層次分明的山巒.
往萊萊山和三貂角燈塔叉路口 - 美麗的海灘.
往萊萊山和三貂角燈塔叉路口 - 望三貂角海岸.
往萊萊山和三貂角燈塔叉路口 - 下第一個陡滑坡.
往萊萊山和三貂角燈塔叉路口 - 佳民.
往萊萊山和三貂角燈塔叉路口 - 陡滑坡,芒草上方的佳民.
隆林山 - 密林中的輝哥.
隆林山 - 俐慎.
過隆林山出樹林的一小山頭 - 回首看第1個陡下坡.
第2個陡下坡進入芒海.
陡下坡前下方 - 芒海中的純華、清松、俐慎.
鶯歌石山 - 快和龜山島平行了.
鶯歌石山 - 前方要行走的海岸稜線.
鶯歌石山 - 萊萊地質區的「魔鬼的洗衣板」海蝕平台.
鶯歌石山 - 往萊萊山和三貂角燈塔叉路口,長青隊伍在山頭.
鶯歌石山 - 走過的山頭.
鶯歌石山 - Nick & Crystal.
鶯歌石山 - 鳯玲.
鶯歌石山 - Cynthia.
鶯歌石山 - Crystal和龜山島.
鶯歌石山 - 佳民拍照中.
鶯歌石山 - 第3個的陡下坡,芒花仙女群.
鶯歌石山 - 薄紗下層次分明的山巒.
鶯歌石山 - 第3個的陡下坡,俐慎和Crystal.
鶯歌石山 - 第3個的陡下坡,Nick和國成.
鶯歌石山 下方 - 鶯歌石山有像獅子頭.
鞍部十字路口.
鞍部十字路口 - 右為越嶺保甲路往隆林街和褔隆車站,左往台2線113K和大堀澳車站.
大堀澳山 - 前方的小陡坡.
大堀澳山 - 回首看來時路.
大堀澳山 - 第二陡下坡山的長青隊.
大堀澳山 - 登頂的 Nick.
大堀澳山 - 將龜山島超前的輝哥.
大堀澳山 - 和俐慎的首登.
大堀澳山 - 登頂合照.
石城山 - 芒海前的國成.
石城山 - 走入芒芒大海中.
石城山 - 光芒耀山海.
石城山 - 大海芒芒.
石城山 - 國中同學.
石城山 - 東大校友.
石城山 - 國成、純華、Fama.
石城山 - 勇登.
石城山 - 登上北段最後一個三角點.
石城山 - 芒海和褔隆海灘.
隆嶺古道的十字鞍部.
走完北段大家討論往石城或褔隆,因石城只要半小時即可下山,開始拉繩往下,山徑大都和水路重壘,踩踏在泥土、石塊或樹根幾乎無平路,經幾處竹叢林和古早厝地後才有像樣的山徑,接近出口時可見黃昏細雨中的龜山島和一條回航的小船,我們在隆嶺古道入口拍完走照後,右轉走向石城火車站,經一民宅前用水管稍微沖洗雨鞋,約15分鐘到石城火車站刷卡量體溫進站等車,候車時討論何處慶功宴,因搭車交通不便又泥巴滿身,最後告別了龜山島,各自搭火車帶著一天尾稜的美麗回家。
隆嶺古道 - 古早厝地.
隆嶺古道 - 汪洋中的小船.
隆嶺古道 - 台2線.
隆嶺古道入口.
隆嶺古道 - 入口在台2線115K附近.
走在台2線上 - 往石城車站.
走在台2線上 - Cynthia和鳯玲.
石城火車站 - 黑夜中的龜山島.
石城火車站 - 快包場的月台.
內湖 - 回到家,老婆準備的晚餐.
在天時地利人和配合下,終完成雪山尾稜全線,沿途大賞幽靜褔卯、隆隆、隆嶺古道、聚落遺跡古早厝地、原始矮密林相、東北海岸層疊山峰、寛濶翠綠草原,秋天閃耀芒海,在稜線開闊處遠眺藍色海景,卯澳海灣、三貂角燈塔全景、龜山島一路盡收眼底,無盡的山稜和浩瀚的海洋,不禁讚嘆江山多美麗,台灣是寶島。
隆隆山 - 江山多美麗.
石城山 - 拍登頂合照中.
期待下次來來辦一次東北海角 - 草嶺古道啞口(大里天公廟)五路大會師,來一次走完雪山尾稜全段,可搭車至在「靈鷲山無生道場」的第一座山荖蘭山開始,接隆隆山古道走到草嶺古道續走桃源谷,下至大溪車站。
隆林山 - 雨鞋適合在北段行進.
夥伴的心得和照片分享:
Fama
20211211雪山尾稜北段,海岸稜線上峰峰相連,看山看海看芒花,隆隆山、萊萊山、隆林山、鷹歌石山、大崛澳山、石城山,陡上陡下,全程七小時挑戰路線,慶幸沒下雨,否則必定溜滑跌翻天,飽覽無敵景色,美不勝收!
荖寮坑古早厝地.
鶯歌石山.
純華
雪山尾稜北段~美麗又精彩的行程~感謝社長的規劃,大夥的陪伴,見證雪山尾稜南北段不同的風景及難度不一樣的路程。
隆隆山 - 輕取北段.
第一個在芒花中的拉繩陡下滑坡.
俐慎
2021/12/11雪山尾稜北段,福隆車站-荖寮街荖寮坑登山口-古早厝地-荖蘭山-隆隆古道-隆隆山-隆林山-鶯歌石山-大堀澳山-石城山-土地公廟-隆嶺古道登山口-石城車站。沿途風景秀麗,芒花綻開,稜線上鳥瞰東北角海岸福隆沙灘龜山島及三貂角燈塔,有幾段拉繩索陡下(雨天不宜),歷時7小20分。
隆林山.
鶯歌石山 - 藍色太平洋岸,紫色玉女
活動相關網站:
- 2010/2/28: 東勢格古道輕鬆走 + 賞天燈: 十分天燈, 幸福一百分
- 2014/7/12: 三通瀑布連走魚寮古道
- 2014/9/20: 淡基橫斷古道西段 - 出天元宮
- 2015/1/17: 淡蘭古道風華 - 頭城山水之旅
- 2015/5/7: 宜蘭叢雲山 - 叢林血汗行
- 2015/5/30: 頭城一日遊 - 蘭陽之美
- 2017/6/11: 萬里鹿堀坪古道 - 探索淡基橫斷東段
- 雙泰產業道路柳杉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U0IsLJVi1c
- 太和山坪溪溪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hVqhJUkQHM
- 2018/3/18: 頭城坪溪古道 - 太和山看太平洋
- 2018/5/5: 北勢溪土地公潭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zpZ3_MLr4
- 2018/5/5: 淡蘭古道灣潭段 - 烏山和灣潭及北勢溪古道U形走
- 2018/5/19: 坪雙黑龍潭三水潭夢潭 - 灣潭古道貴婦輕旅
- 2018/10/21: 雙溪虎豹潭古道 -大平山O形秘境
- 2018/10/28: 坪雙闊瀨古道豹子廚古道 - 驚艷O形走
- 2019/3/1: 雙溪灣潭貢寮龍門 - 櫻花吊橋輕旅
- 2019/3/10: 坪林雙溪頭城 - O形一日車遊
- 2019/3/17: 雙溪崩山坑古道 - 淡蘭料角坑段
- 2019/6/1: 淡蘭雙溪中坑古道 - 深山幽谷綠水行
- 2019/6/15: 雙溪中坑古道 - 草坪野餐貴婦輕旅
- 2019/8/17: 雙溪淡蘭坪溪古道 - 溪邊野餐順訪玉華
- 2021/2/20: 淡蘭古道烏山和灣潭及北勢溪古道 - 賞櫻踏青貴婦遊
- 2020/4/1: 淡蘭古道灣潭三水潭黑龍潭 - 三潭連走貢寮吃海鮮
- 2021/4/18: 北勢溪古道經灣潭出外澳 - 淡蘭古道中段山水行
- 2021/4/30: 淡蘭古道尋幽探訪 - 勞工雙溪牡丹一日遊
- 2021/8/22: 坪溪古道太和山水陸走 - 登高看太平洋秋旅
- 2021/8/28: 坪溪古道溯溪 - 暑假末玩水輕旅
- 2021/9/4: Fanny牡丹家古庴迎中秋 - 露營觀星賞月古道遊
- 2021/9/20: 淡蘭古道北路 - 秋節牡丹巡禮
- 2021/10/2: 淡蘭古道北路 - 石笋古道和楊廷理古道U形走
- 2021/10/9: 淡蘭古道北路 - 牡丹小鎮國慶烤肉
- 2021/10/16: 淡蘭古道北路 - 燦光寮古道和貂山古道O形
- 2021/12/4: 雪山尾稜南段 - 陽光山巒芒花輕鬆走
隆隆山 - 無限美的藍色天際.
2021/12/11
--- The End ---